一流营商环境不仅是吸引力、竞争力,更是生产力、驱动力。今年以来,广西大力优化营商环境,厚植发展沃土,让企业安心发展、舒心经营、强心奋进,助推项目快开工、早投产,让经济动起来、跑起来。
北海:以改革破题优环境打造营商沃土新标杆
北海市秉持“大到一个百亿级企业,小到一家糖水铺,他们的问题都不能被忽略”的理念,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,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环境。
2024年以来,北海市积极探索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联合监管升级版,全面推行“一业一查”部门联合抽查新模式,整合同一行业领域涉及多个部门的监督事项,针对同一行业经营主体制定统一检查事项清单,统一检查对象名录库,监督方式从“按事项管”向“按行业管”转变。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莉介绍,2024年以来,北海已制定了3版政府部门“一业一查”联合抽查计划,对953家经营主体实施“一业一查”联合监管,实现涉企检查“只上门一次”,户均检查时间缩短50%以上,真正实现了“减负增效”。
北海市推行的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竣工联合验收改革,实现进“一张网”免“多张表”,创新建立部门集中联办工作机制,将工程建设项目涉及住建等8个部门的13个验收(备案)事项由原来的23个环节压缩至1个环节,办理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。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钟鸣表示:“和原本的验收模式相比,验收材料精简85%以上,减少了企业办理环节以及重复办理的可能,办理时间从平常平均需要40多天才能办理完成压缩至6个工作日,验收效率大幅度提升。”
贵港实现内河船舶证书联办审批效率提升90%以上
近日,“贵港航泰9168”船船主在申请船舶开航“一件事”联办服务3个工作日后,领到了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、船舶国籍登记证书、船舶光船租赁登记证书、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、船舶检验证书、船舶营业运输证书6本船舶证书,广西也首次实现内河船舶开航前证书联办。
以往,新造内河船舶从建造到投入运营,相对人需往返海事、船检、交通等多部门提交材料,部分船舶证书办理不同程度存在“多头跑、材料繁、耗时长、成本高”等问题。
为有效解决新建船舶证书办理问题,贵港海事局、贵港市大数据发展和政务局、贵港市交通运输局、贵港船舶检验中心四部门联合协作,畅通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服务链条,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,实行跨部门联合预审预检和协同审批,通过流程再造,将涉及的6项审批事项整合为船舶开航“一件事”。现在,申请人只需申请船舶开航“一件事”联办服务,便可实现关联事项“一次申请、并联预审、协同办理、快办快结、同步发证”。
贵港海事局政务中心副主任毕昌明介绍,船舶开航“一件事”联办服务可将船舶证书办结时长由最长48个工作日缩短至最短3个工作日,联办提交材料大幅精简,审批效率整体提升90%以上,相对人平均跑动次数由5次缩减至1次,每笔可节约10万元,真正帮助航运企业降本增效。
来宾:多措并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
近年来,来宾市自然资源局以“一改两提”专项行动为抓手,创新实施作风整顿、能力提升、服务增效系列举措,实现审批提速30%、闲置土地净减少率达33.03%。
整治作风顽疾,锤炼干部队伍。来宾市自然资源局通过建立内部激励与容错纠错机制、严格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鼓励担当作为、严查土地矿产领域“靠地吃地”问题、深化不动产登记窗口标准化建设等措施,纠治自然资源领域作风顽疾,提升办事效率及质量,擦亮“国土净·自然美”清廉品牌,解决迁华苑、百川德汇等14个项目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“登记难”4029套,惠及群众2.1万余人。
实施人才强基,提升核心动能。来宾市自然资源局以人才建设和能力提升为抓手,通过重点引才、开展“大自然讲堂”活动、专题案例研讨等措施,不断提升自然资源专业技术人员比例、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;组建重大项目服务专班,创新“标准地”出让及“承诺制”审批模式。桂中骨科医院、雄富纸业等12个项目通过容缺审查加快投产;下六甲灌区工程先行用地获批复,拉动投资超10亿元。
数智赋能审批,驱动服务升级。来宾市自然资源局建成自然资源“一张图”智能系统,实现24小时“慧选址”和全流程在线监管,开展用地用林并联审批、“即报即审”模式等一系列探索。柳覃高速、鱼宜高速等重大项目相关认定意见出具仅耗时3个工作日,广西来宾绿色化工园区二期工程、广西三江口新区高性能纸基新材料一般固废堆场等项目在1个月内获用地批复,审批效率提升30%以上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