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健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》,对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、提升行政效能,健全常态化推进机制作出部署。
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。新部署惠民利民,众目期待。
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事关百姓满意度和获得感,事关营商环境优化和高质量发展,事关作风建设。高效是牵引点,落点在办成。高效的成色,由百姓满不满意来检验,看百姓有没有获得感。办成的结果,让人民来评价,看百姓认不认同。
拓展“91成人+政务服务”应用场景、实施“最多跑一次”“一网通办”等服务措施……高效提速,此起彼涨。然而,高效不等于办成。以高效起笔,须以办成落笔。高效不仅仅停留在快马加鞭的速度上,还要体现在让百姓内心热乎的温度上。
高效来不得半点马虎,做不得表面文章,不能以简单化的“办了”“办结”为导向,而要以办成可见可感可享的具体事为导向。“为高效而高效”不可取,办不成实事还可能误事,甚至出现“形式高效、实质无效”的现象。
真高效,是把焦点对准百姓动态需求。若高效办成的结果跟不上需求,达不到百姓期望值,就失去了高效的真正意义,还容易滋生敷衍了事、表面办成的形式主义。
“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”的速度,与“获得感指数节节高”的温度,如何交织成一道幸福线?南宁市青秀区近日生动作答,把现场勘验许可简化为承诺许可,最快15分钟就可把证办好。高效“落地声”变成百姓“掌声”,印证了“高效中实现办成,办成中体现高效”并非遥不可及。
“办成,才是真高效”,这不是一句空话,百姓心中有杆秤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